首页>   学习知识> 诗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江南春教学设计

2023-10-18

《江南春》教学设计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胡清华一、教材分析《江南春》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课《古诗三首》的第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颇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江南春教学设计

《江南春》教学设计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胡清华

一、教材分析《江南春》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7课《古诗三首》的第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颇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生字“莺:借助注释,理解词语小组合作,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慨叹南朝的覆灭以及所寄托的讽喻之意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流程:

(一)解诗题,明诗人,感受题材美

1、补充诗句同学们,你们会补充这些诗句吗(《清明》)(《山行》)0(《过华清宫》)(《泊秦淮》)你们知道这些千古名句是谁写的吗

2、了解杜牧杜牧这个人,你们了解多少?学生介绍是的,唐代是诗歌的巅峰时代,杜牧,就是唐代诗歌最后一抹艳丽的晚霞他才华横溢,写了不少七绝,为后人广为传颂今天要学的《江南春》,就是一首颇负盛名的写景诗(板书江南春)板书诗题

3、理解题意读诗题请问,从题目中,你得知哪些信息?你还想知道什么?生回答

4、江南的春天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优美的江南春景视频(设计意图运用课件中淡雅的江南春景,把学生带入了如画的江南,在不知不觉中为下面的教学做了一个铺垫,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境)

(二)读诗句,明节奏,感受音韵美..过渡江南美景如画,杜牧用文字做画笔,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绚烂的江南春景图

1.听范读

2、读准字音学生读“莺”“映”“郭”的读音,提醒注意“莺”的结构

3、读准节奏

4、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做到字正腔圆,读出轻重缓急,读出诗的韵味

5、抽生朗读

6、全班齐读全诗

(三)解诗意,明诗情,感受意境美

1、学习任务一对照诗句读注释

2、学习任务二轻声诵读诗歌,说说《江南春》描写了哪些景物?请用圆圈在书上把写到的景物圈出来

3、学习任务三填空练习同桌合作,结合注释和自己对诗句中景物的理解加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4、学习任务四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抽四生说诗句意思

5、品诗

(1)这首诗中,有两个数量词,是哪两个?“千里”“四百八十”,你是怎样理解的?(板书千里莺啼、四百八十寺)

(2)学生汇报

(3)辨析出示明代大学者杨慎批判《江南春》的语言“千里莺啼,谁能听得?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同意杨慎的看法吗?你们认为“千里”可以改成“十里”吗学生辨析

(4)师生共同感悟诗词意境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A、“千里江南”给诗人带来哪些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听觉上,千里江南,诗人耳畔有什么在歌唱?“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什么鸟儿在叫?(黄鹏、白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是什么鸟儿在叫?(黄莺、燕子)“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千里江南,有黄莺在歌唱,有燕子在歌唱,有黄鹏在歌唱,还有很多鸟儿在歌唱,它们的歌声汇成了一曲大合唱,给诗人带来美妙的听觉享受而诗人只用莺啼代表了所有鸟儿的歌唱,所以有千里“莺啼”绿映红啊千里江南给诗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了吗?哪个地方看出来的绿映红,同学们,难道千里江南,花儿只有红色吗生回答千里江南,百花盛开,有的花是红色的,有的是白色的,有紫色的大的小的,红的,黄的,千姿百态,万紫千红,给诗人带来了美妙的视觉享受但诗人只用了红色代表了所有花儿的颜色,这就是千里莺啼“绿映红”B、千里江南,有山有水,声声有色,这里有人吗?从哪看出来的?酒旗迎风招展,说明这儿是什么地方?迎风招展的酒旗仿佛在告诉我们这儿人们生活得怎样?小结是啊,千里江南,有山有水,有声有色,人们安居乐业,多美的画卷,多美的生活,请大家朗读一二句,读出这种美C、感情朗读

1、2句千里江南,景色秀美如画,人们安居乐业,多美的画卷多美的生活,诗人心中充溢着热爱与赞美之情请大家把这种美用声音美美地读出来吧指名读

1、2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A、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第三四句带给我们的美妙画面音乐起,教师描述诗人边走边看,心旷神怡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到处寺庙林立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小雨,无数寺庙楼台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烟雨之中,于是吟诵道“南朝多少”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带给你美感与第

一、二句一样吗?C、学生回答D、师小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前两句中阳光灿烂,花红柳绿,色彩绚烂明丽,而这两句细雨霏霏,金碧辉煌的寺庙都掩映在如烟的细雨之中这就是一种迷离朦胧之美,作者喜欢这种美吗?请读出诗人热爱和赞美之情生读三四句

(四)悟诗情,明心志,感受写法美师同学们,美妙的诗句,带给我们美妙的感受,我们的心也跟着诗情画意起来感谢诗人让我们领略了如此江南美景但也有人说,杜牧写作《江南春》,不仅仅想表达对江南春色的赞美和热爱,那他还有什么目的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1、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描写上有什么不同?生汇报前两句写的是晴天的江南,一片明丽;后两句写的是雨中的江南,一片迷蒙前两句写的是眼前春景,后两句与古代历史联系起来了,这就叫怀古(板书:写今怀古)

2、为什么说诗人是在怀古呢?请快速默读补充资料资料南朝统治者因迷信佛教,广建五百余座佛寺,企求神灵保佑江山稳固结果这些林立的寺庙不仅没有改变他们必然灭亡的命运,还加速了统治者的灭亡这真是对南朝统治者的极大讽刺

3、诗人为什么要怀古呢?这就要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了因为诗人所生活的晚唐,与南朝一样,皇帝无能,也非常迷信佛教,大修寺庙,期待神灵保佑江山稳固三百多年过去了,诗人提到南朝大修寺庙,仅仅是讽刺南朝统治者吗?不是,是警告当朝的统治者不要再重蹈覆辙,否则必将加速灭亡

4、练习说话所以,我们仿佛听到诗人在烟雨中说南朝统治者呀,;当朝统治者啊,

5、从这里看得出,诗人是一个具有什么情怀的人?(板书忧国忧民)

6、明白写法古代,人们是没有言论自由的,乱说话,可是要杀头的但杜牧又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他不敢明说,只能将这种讽喻和劝诫用诗句表达出来这种写法,就是借古讽今(板书借古讽今)

7、拓展诗歌说到借古讽今,杜牧真的很擅长这种技法唐代到了晚期,国事逐渐衰微,杜牧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于是在他的诗作中,就有了很多借古讽今的诗作,有《过华清宫》《泊秦淮》等,请大家课后去查找资料,认真学习领会(设计意图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古讽今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巧用“南朝四百八十寺”借古讽今,教学时介绍背景知识可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及作者的感情)

8、朗读三四句看到烟雨中无数的寺庙楼台,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沉重的,忧愁的,他的忧愁如飘飞雨丝,笼罩着寺庙楼台,笼罩在千里江南,也笼罩在诗人心头,请大家再读三四句是不是读出了不同味道呢?抽生读男女生比赛读

(五)、背古诗,唱古诗,感受诗词美

1、有感情朗诵《江南春》(多媒体出示音乐),齐诵全诗

2、背诵古诗《江南春》

3、这么美的诗歌,作曲家赋予了它新的生命,用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传唱着江南春天的美妙乐章孩子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跟唱《江南春》吧播放《江南春》歌曲

(六)、拓展作业

1、写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根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用文字描写春景

2、画根据诗意,发挥想象,描绘一幅江南春景图

3、集收集四首并背诵赞美春天的古诗(作业设计意图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具有选择权用现代文扩展古诗,加深对诗句的理解;让诗与画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在画画的同时加强对诗句的理解;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写春天的诗句进行比较阅读和积累,感受诗词之美)

八、板书设计江南春杜牧(唐)借古讽今。

  

江南春古诗

相关合集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

相关问答